欢迎光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教工之家,今天是

每周一星(第3期):宋黎菁-k8凯发

发布日期:2020-04-14 浏览:8453 人次  分享到:

指导留学生参加三菱电机杯比赛获奖

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宋黎菁同志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政治意识强,道德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无偿献血。2018年10月被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授予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江苏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称号。在2020年1月至3月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热血抗疫,用热血守护生命,献血4次累计1600ml血液。参加无偿献血19年来,累计献血11200ml。

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注重知识更新,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参与完成了4次工学交替教学改革项目,每次带队下企业都和学生吃住在一起,积极做好学生和企业的协调沟通工作。其中,“永钢班”作为我校第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工学交替改革项目,历经三个月,较为圆满顺利完成了既定目标。期间,还出现了我校第一例在实习顶岗期间学生在实习岗位的工亡事故,作为带队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但他仍能抗住压力,积极协助好校领导做好了家属安慰和赔偿等相关善后工作。近5年来,共获得了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1项,年度学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次。

作为主带教师,连续5年全力以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大赛选手的培养和训练是需要长时间锤炼的,一般从11月份挑选大赛选手,到明年的3月份参加省赛、直至5月份参加国赛,一般都要差不多半年时间。这期间,他都能主动牺牲寒假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很多时候还要利用晚上给学生做训练,经常陪伴大赛选手一起训练研讨到晚上8、9点才下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获奖成绩,共获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5项,是我校指导学生获得国赛奖项数最多的教师之一。

从教19年来,宋黎菁同志累计担任辅导员工作5年、班主任工作17年。班主任工作事情繁杂,头绪多,事情细,责任重,“性价比”不高,很多时候还要充当着“消防员”的角色,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但他热衷该项事业,每轮带完毕业班,总是能积极主动报名新生班主任的工作,而且常常一带就是2个班。作为教师,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特别是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共获得了省级优秀辅导员1次,校级1次;7次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7年7月,时任教研室主任王一凡被提拔为机电学院副院长,他勇挑重担,主动承担了教研室主任一职。同年9月,老父亲由于中风导致卧床不起,无法行走。因为母亲患病已有25年,原先都由父亲看护照顾。这种情况下,家中顿时乱了套,感觉天都塌了,他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在父亲住院(阳湖二院)期间,他能积极克服困难,坚持布置和认真完成教研室各项工作,履行职责。父亲出院后,因为家人需要时间和人手照顾,怕影响教研室工作,故向机电学院提出辞去教研室主任一职的申请。因当时学院没有合适人选,为了不影响教研室工作,他识大体,顾大局,牺牲小家,继续担任教研室主任一职,工作上依旧能兢兢业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他能团结同事,在全体教研室教师的支持下,教研室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大力支撑了教研室所辖专业的建设工作,2018年自动化技术教研室被评为第六轮优秀教研室一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

近5年来,宋黎菁同志在专业建设上和课程建设上积极参与,做得好“配角”,也担得起“主角”。作为骨干教师积极投身到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工业机械手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工业机械手技术应用》课程和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工控系统安装与调试》的建设工作。做好“配角”的同时,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手段,努力争做“主角”。2018年10月主持申报了《三菱fx5u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技术》省重点立项教材,组建编写团队,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与三菱电机自动化有限公司企业积极合作,引入企业案例,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编辑,于2019年10月在机械工业出版社顺利出版,并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因为该教材填补了fx5u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材的空白,而且项目化教材编写有特色,被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申报国家规划教材。2020年1月,与教材中训练项目配套的在线课程《机电创新设计与实践》成功申报为校级线上金课项目。

宋黎菁同志热心学校各项事业,积极参与招生工作,获得招生先进个人3次。他爱岗敬业,在各方面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勇挑重担,勇于奉献,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表现出了作为一名普通高职院校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责任和担当。



网站地图